第八章 能源与资源
能源与资源的开发布局,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至关重要。在对全省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从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总体要求出发,明确能源、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框架。
第一节 主要原则
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布局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以下原则:
——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以及水功能区分布于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区域之中,不属于独立的主体功能区。开发布局要服从和服务于所在主体功能区域的功能定位,符合该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充分考虑“一核四极两轴”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需要,充分考虑“五区十八基地”农业安全战略格局和“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约束。
——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基地的建设布局,应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前提,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应尽可能依托现有城镇作为资源开发的后勤保障和资源加工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能源和矿产资源就地转化,尽量减少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加工转化,避免形成新的资源型城市或孤立的居民点。
——在重点开发区域内,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应作为城市化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发展。
——在限制开发区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在不损害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容量很小、生态十分脆弱、地震和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要严格控制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或在区外进行矿产资源的加工利用。
——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地区,应综合平衡地区、行业的水资源需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调配区域和流域水资源,逐步退还挤占的生态用水,逐步恢复水资源过度开发地区以及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脆弱地区的水生态功能。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和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预防监督。
第二节 能源开发布局
按照“加快陕北、稳定关中、优化陕南”的原则,合理布局能源产业,形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关中能源接续区及陕南绿色能源健康有序发展的格局,构筑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
——煤炭。稳步推进陕北、黄陇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陕北基地建设成国家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有序开展煤炭资源深度转化,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关中地区加快彬长、永陇矿区整体开发,继续实施老矿区挖潜改造和煤炭资源整合,增强能源接续能力,保障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能源供应。加强煤层气综合勘探开发,积极推动府谷、韩城等区域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铜川、韩城、彬长等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重点区域建设。
——石油天然气。按照“陕北稳油增气、关中陕南加快开发”的思路,加大陕北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广高效增产技术,提高油气采收率和综合开发水平。积极推进关中北部、陕南镇巴区块勘探开发。加强页岩气调查评价、勘查开发,重点推进延安国家级陆相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完善油气管网体系,实现资源安全、高效输送。
——电力。按照区域平衡原则,优化火电建设布局,推进火电企业脱硝等污染治理工程建设,陕北以煤电一体化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为主,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关中稳步增加装机规模,重点建设热电联产和现有电源扩能改造工程;陕南适时布局建设火电支撑电源。按照煤电一体化模式,建设陕北、彬长等“西电东送”煤电基地,推进电力外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汉江干流、黄河北干流水电梯级开发,有序推进嘉陵江、南江河、丹江、旬河流域开发。
——新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陕北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积极推进渭北、秦岭山区风电场建设。优先在陕北、渭北等光资源丰富区域建设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基地,鼓励城乡推广太阳能热利用。积极稳妥的开发生物质能、核能和关中地热资源。
第三节 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按照高水平、集约化、无污染的要求,在主要矿产资源相对集中、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有重点的开发优势矿产,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业经济区发展。
——陕北地区。加快岩盐资源开发,促进盐化工和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相结合,实现盐化工和能源化工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大铝土矿、膨润土、高岭土等勘查利用。
——关中地区。充分发挥关中地区地勘、冶炼、深加工、科研等优势,合理开发渭北水泥灰岩、渭南钼矿、潼关金矿等矿产资源,建设重要矿产研发加工基地。
——陕南地区。在不影响区域主体功能的前提下,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要求,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凤(县)太(白)、勉(县)略(阳)宁(强)、山(阳)镇(安)柞(水)、旬阳、商南等地区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建设现代材料基地。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统筹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力度,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陕北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强延河、无定河、窟野河等重点流域的生态修复,构建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在加强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加快延安黄河饮水工程、榆林大泉黄河引水、府谷岩溶水开发等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加快王圪堵水库、南沟门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保障能源开发、农业发展和生态用水的需要。
——渭河流域。加强水资源开发管理,退还挤占的生态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开展渭河综合治理,加大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建设引汉济渭、东庄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构建水资源调控体系,努力缓解关中地区供水需求矛盾。
——汉丹江流域。推进汉江和丹江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加快汉阴洞河、南郑云河、洛南张坪水库等水源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在保护生态和群众利益的前提下,有序开发水能资源,适度发展水产养殖,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